白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0 第 1 期 (总第 9 期)— 1 —
白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3 7号
《白山市养犬管理条例》已经白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
会议于2020年3月3日审议通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经吉林省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0年3月24日批准,现予公布,
自 2020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白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 年 3 月 24 日
白山市养犬管理条例
(2020 年 3 月 3 日白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2020
年 3 月 24 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养犬免疫和登记
第三章 养犬行为规范
第四章 犬只收容和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养犬管理,规范养
犬行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根据有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浑江区、江源区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具体范围由所
在区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各县(市)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军用犬、警用犬、搜救犬、导盲犬、
扶助犬、科研用犬、演出单位表演用犬、
动物园展览用犬以及成品油、危险品存储
等涉及公共安全的场所饲养的护卫犬,不
适用本条例。白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0 第 1 期 (总第 9 期) — 2 —
第三条 养犬管理应当遵循政府部门
监管,养犬人自律,基层组织参与和社会
公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
养犬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养犬管理协调
机制,解决养犬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 公安机关是养犬管理工作的
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农业农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场
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健康、
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养犬管理
相关工作。
城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物
业服务企业等,应当引导、督促养犬人依
法养犬、文明养犬,将养犬行为规范纳入
相关公约,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养犬管
理工作。
第六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
信息传播媒体,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
传教育, 引导养犬人形成良好的养犬习惯。
第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设立养犬违法
行为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内
容,并为投诉人、举报人保密。对不属于
本部门职责的投诉举报内容,应当依法及
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劝阻、制止和
投诉举报养犬违法行为。
第二章 养犬免疫和登记
第八条 禁止单位饲养犬只。
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只和大型犬只。
烈性犬的种类和大型犬的肩高,由公安机
关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确定,并向社会
公布。个人饲养犬只的,每户限养一只。
第九条 实行犬只疫病免疫制度。犬
龄满三个月或者免疫间隔期满的,养犬人
应当携带犬只到犬只疫病免疫点进行疫病
免疫,并取得犬只免疫证明。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公布犬只疫病
免疫点的地点和联系方式。
第十条 犬只疫病免疫点应当为免疫
犬只建立免疫档案。犬只免疫档案,应当
记载下列事项 :
(一)养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住
址、联系方式;
(二)犬只的品种、出生日期、主要
体貌特征,犬只近照;
(三)犬只免疫证明号码;
(四)犬只免疫日期和免疫有效期;
(五)犬只免疫证明的发放、换发和
补发日期;
(六)需要记载的其他事项。
犬只免疫证明丢失或者损毁的,养犬
人应当持本人身份证到发放免疫证明的单
位申请补办。
第十一条 实行养犬登记制度。养犬
人应当自取得犬只免疫证明之日起十五个
工作日内,向养犬所在地公安机关申请办
理养犬登记。
公安机关应当公布养犬登记办理场所
的地点和联系方式。
第十二条 申请养犬登记,应当符合
下列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备固定住所;
(三)独户居住;
(四)犬只经过疫病免疫。
第十三条 申请养犬登记,应当提交白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0 第 1 期 (总第 9 期)— 3 —
下列材料:
(一)养犬登记申请书;
(二)养犬人身份证明;
(三)养犬人住所证明;
(四)有效犬只免疫证明;
(五)登记机关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
材料。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收到养犬登记申
请材料后, 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
对于符合养犬条件的,予以登记,发放养
犬登记证、识别牌;不符合养犬条件的,
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因不符合养犬登记条件,公安机关不
予办理养犬登记的,申请人应当在二十日
内将犬只自行处理。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养犬管
理电子档案,记载下列事项:
(一)养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地
址、联系方式;
(二)犬只的品种、出生日期、主要
体貌特征,犬只近照;
(三)犬只免疫信息;
(四)犬只识别牌的号码,发放、换
发和补发的日期;
(五)养犬初始、变更、注销登记等
信息;
(六)违反规定养犬行为记录;
(七)犬只伤人情况记录;
(八)需要记载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已登记的犬只繁育幼犬的,
养犬人应当自幼犬出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将
超过限养数量的犬只自行处理。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与农业农村、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场监督管理、卫生
健康等部门实行养犬登记、免疫、监管等信息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管理和服
务信息。
第十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养
犬人应当办理养犬变更、注销登记:
(一)转让或者赠予犬只的,养犬人
应当自犬只转让、赠予之日起十五个工作
日内办理变更登记;
(二)养犬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办
理变更登记;
(三)犬只死亡或者失踪的,养犬人
应当办理注销登记;
(四)养犬人将犬只送交犬只收容场
所的,应当办理注销登记。
养犬登记证、 识别牌遗失或者损毁的,
养犬人应当持有效证明到原登记机关申请
补办。
第三章 养犬行为规范
第十九条 禁止下列养犬行为:
(一)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二)放任犬只恐吓他人 ;
(三)驱使犬只伤害他人 ;
(四)组织犬只互相争斗;
(五)在居民住宅的共用区域养犬;
(六)遗弃、虐待犬只;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条 禁止携带犬只进入下列场
所:
(一)医院、药店、诊所、康养机构、
老年人室内活动场所;
(二)托幼机构、学校、少年宫以及
青少年活动的其他场所;
(三)体育健身场馆、博物馆、图书白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0 第 1 期 (总第 9 期) — 4 —
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
(四)出租车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及
其候车室;
(五)文物保护单位;
(六)餐饮场所、商场、宾馆、室内
农贸市场;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以
外的场所,其使用者或者管理者有权决定
是否禁止携带犬只进入。禁止携带犬只进
入的场所,应当设立明显标识。
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可以
合理划定犬只禁止进入的区域和时间,并
设立明显标识。
第二十二条 犬只禁入场所的使用者
或者管理者负有制止犬只进入该场所的责
任。制止无效的,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 携带犬只出户,应当遵
守下列规定:
(一)为犬只佩戴犬只识别牌;
(二)用长度1.5米以下且不具有伸
缩功能的犬绳控制犬只;
(三)避让他人;
(四) 即时制止犬只吠叫和攻击行为;
(五)即时清理犬只粪便和呕吐物;
(六)不得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携带犬只;
(七)进入楼道、电梯,应当将犬只
装入犬袋、犬笼或者将犬只贴身约束。携
带犬只乘坐出租车,应当征得出租车驾驶
员和同车乘客的同意。
因免疫、诊疗携带烈性犬只或者大型
犬只进入本条例实施范围内,养犬人应当
将犬只装入犬袋、犬笼。
第二十四条 犬只患有狂犬病的,应当立即捕杀。
第二十五条 公安机关开展下列监督
管理工作:
(一)巡查监督养犬行为;
(二)受理投诉举报;
(三)制止和处罚违反本条例规定的
养犬行为;
(四)处理犬只扰民、伤人案件;
(五)捕捉或者委托专业组织捕捉应
当没收的犬只及流浪犬、无主犬等,并送
至犬只收容场所。
第四章 犬只收容和处理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负责组织设立
犬只收容场所。犬只收容场所在公安机关
的监督管理下开展下列工作:
(一)接收养犬人、社会公众和公安
机关送交的犬只;
(二)组织开展收容犬只的检疫、免
疫;
(三) 对受伤和生病的犬只进行救治;
(四)保证犬只必要的生存条件;
(五)建立犬只入所、出所登记制度
和犬只档案。
第二十七条 单位
法律法规 白山市养犬管理条例2020-03-24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5: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