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93.020 CCS P 22 13 河北省 地方 标准 DB 13/T 5822—2023 夯扩挤密桩技术规程 2023 - 10 - 25发布 2023 - 11 - 25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T 5822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 、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正拓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张力霆、王继忠、齐荣浩、张少雄、张授兴、杨启安、安喜坡、刘越、崔钉丁、 徐彤、马嘉箴、张连喜、赵鹏程、王光亮、刘欣、王宇坤、李保琦、尹春播、佟敬时、张铭。 DB 13/T 5822 —2023 1 夯扩挤密桩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夯扩挤密桩 的设计、复合地基 设计、施工与验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建设工程中夯扩挤密桩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100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JGJ 6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型基础技术规范 JGJ 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106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T 135 载体桩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夯扩挤密桩 rammed expansion and compaction pile 由桩身和承载体构成的桩。 承载体 bearing sphere 桩身以下经夯实形成的承载体。 挤密土体 compacted soil mass 夯实填充料或无充填料夯实时桩端周围被挤密的地基土体。 承载体填充料 bearing body filling material 一定质量比的水泥与其它填料加入一定量水拌合的干硬性材料 。 夯扩挤密桩桩长 length of rammed expanded and compacted pile 桩身与承载体高度之和。 注:当承载体为无填料承载体时,承载体高度取 0。 被加固土层 strengthened soil stratum 承载体所在的土层。 夯扩挤密桩的持力层 bearing layer of compacted and expanded pile DB 13/T 5822 —2023 2 承载体以下直接承受承载体传递荷载的土层。 三次累计贯入度 the total penetrations of three drives 夯实后,以锤径为 355 mm、质量为 3500 kg的柱锤,落距 6.0 m,连续三次锤击的累计下沉量。 等效计算面积 equivalent area 达到三次贯入度要求后,计算夯扩挤密桩承载力特征值的承载体等效承载面积。 夯扩挤密桩复合地基 rammed expansion and compaction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以夯扩挤密桩作为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并与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4 符号 作用和作用效应 F——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的竖向力; F’ ——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作用于承台梁上单位长度的竖向力; F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N——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夯扩挤密桩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N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竖向力作用下,夯扩挤密桩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NEk——相应于地震作用和荷载标准组合时夯扩挤密桩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NEkmax——相应于地震作用和荷载标准组合时夯扩挤密桩基桩的最大竖向力; Nkmax——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夯扩挤密桩基桩的最大竖向力; Np——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桩顶的拉力; Np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桩顶的拉力; P0——相应于作用 的准永久组合时桩端平面的附加压力 ; σz——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 σzd——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按等代实体计算的作用于夯扩挤密桩桩底的地基土平均附加应力。 抗力和材料性能 Esl——持力层的地基土压缩模量; Es2——软弱下卧层地基土压缩模量; Esl——桩端平面下第 i层土在自重压力至自重压力加附加压力作用段的压缩模量; e——土的孔隙比; fa——经修正后的夯扩挤密桩持力土层承载力特征值; fak——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rk——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 fspk——夯扩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y——纵向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fy——纵向主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Ggp——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除以总桩数的平均重量,地下水以下扣除浮力; Gk——夯扩挤密桩基承台和其上部土的自重标准值, 对于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 G’ k——单位长度梁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 Gp——基桩自重; IL——土的液性指数; Quk——扩挤密桩单桩竖向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sik——第i层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Ra——夯扩挤密桩单桩竖向受压承载力特征值; DB 13/T 5822 —2023 3 Tgk——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uk——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γ——承台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以下采用浮重度; γm——软弱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以下釆用浮重度; γn——桩底以上地基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θ——压力扩散角; φ——桩身穿过土层的等效内摩擦角。 几何参数 A——承台面积; Ae——承载体等效计算面积; Ap——桩身截面面积; As——纵向主筋截面面积; B0——桩群外缘矩形底面的短边边长; D——抗拔承载力计算的等效直径; d——混凝土桩身直径; d0——承载体填充料换算成球体的等效直径; dh——承台埋深; L0——桩群外缘矩形底面的长边边长; l——直杆段混凝土桩身长度; li——桩长范围内第 i层土的厚度; s——桩基最终沉降量; t——承载体底面计算位置至软弱层顶面的距离; ui——桩身抗拔破坏面的周长; ul——群桩抗拔破坏时外缘矩形截面周长; z——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Zd——地面至夯扩挤密桩底的距离; Δs’ i——在计算深度范围内,第 i层土的计算变形量; Δs’ n——由计算深度位置向上取厚度为 Δzn的土层计算变形量; ΔR——扩散等效计算宽度; ΔS——夯扩挤密桩受拔承载力计算时的计算半径增量。 计算系数 K——安全系数; m——夯扩挤密桩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 n——桩端平面下压缩层范围所划分的土层总数; np——承台下基桩桩数; α——地基土承载力提高系数; α——桩端平面下土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β——考虑施工挤土后桩侧阻力的提高系数; λi——侧阻力抗拔折减系数; λz——复合地基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发挥系数; λs——桩间土承载力的发挥系数; ψc——成桩工艺系数; ψp——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ψr——折减系数。 DB 13/T 5822 —2023 4 5 总体要求 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残积土、全风化岩、强风化岩及中风化岩可作为夯扩挤密桩的 持力层。对淤泥、淤泥质土、有机等特殊土地基,应通过成桩试验、载荷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残积土等土层可选作夯扩挤密桩的被加固土层。当选用软塑 - 可塑状态的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 、湿陷性土作为被加固土层时应通过成桩试验、载荷试验确定 其适用性。 应根据地质条件、上部荷载、施工工艺与设备及在类似条件下的工程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夯扩 挤密桩设计参数。 施工前应确定承载体填料的配合比,且填充料中水泥和其它填充料的质量比不小于 1:3,拌合 时加入适量的水,确保拌合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便于施工。桩径为 300 mm~500 mm的夯扩挤密 桩,填料量不宜大于 0.8 m3、填料粒径应小于施工孔径的 1/3;桩径为 500 mm~ 800 mm的夯扩挤 密桩,填料量不宜大于 1.2 m3。当填料量超过限值时,应调整被加固土层。 夯扩挤密桩设计时应进行单桩和群桩承载力验算,群桩承载力

pdf文档 DB13-T 5822-2023 夯扩挤密桩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822-2023 夯扩挤密桩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822-2023 夯扩挤密桩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822-2023 夯扩挤密桩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2-16 11:13: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